你的位置:168飞艇6种不亏钱的方法 > 新闻动态 >

美国和自己体量差不多的大国发生冲突时,他的盟友有几个靠谱?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31    点击次数:96
  • 有个大国,跟美国差不多大,它真正的铁杆支持者,其实就是自家的海陆空军队。美国表面上看好像没那么“全球控场”,但其实它的盟友体系正往坑里掉呢。就像特朗普问的那样,为啥每次都是咱们去保护别人,却没别人来保护咱们呢?

    说起往事,越南战争算是给美国和他的盟友们划了条界线。1966年那会儿,约翰逊总统又去找英国,想让他们出兵越南,这已经是第三次请求了。可曾经的大英帝国这回却一声不吭。这事儿就像是个前兆,说明美国和他的盟友们之间关系有点微妙了。到了现在,华盛顿想让盟友们在太平洋上一起表个态,显示下“大家伙儿都安全”的决心,结果回应真是让人吃惊。加拿大那边派来的是破破烂烂的护卫舰,澳大利亚则是意思意思的反潜机,立陶宛更是来了个“十勇士小分队”。这些回应看着都挺逗乐,但也把美国同盟体系的软肋给露出来了。

    从历史不断重复的角度看,美国的盟友体系确实遇到了个挺纠结的问题。想当年越南战争那会儿,1964年澳大利亚还慷慨地派出了3000人的战斗部队。但时间一晃到了21世纪,说到太平洋那边可能有的冲突,他们就只愿意给些技术装备帮忙了。英国也一样,以前冷战时候,那是“特殊关系”的铁杆粉丝,现在却变成了算来算去只看风险收益的精明角色。这种变化说明了啥?就是军事同盟的靠谱程度和地缘风险大小是唱反调的。再说现在军事技术突飞猛进,更是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。东风-26导弹能打到关岛,高超音速武器连传统防线都挡不住。这样一来,美国的盟友们心里就嘀咕了,“共同防御”搞不好就是让自己家门口变成战场。日本自卫队那边模拟了一下,说冲绳基地一开打,顶多撑72小时。这种数据摆出来,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敢轻易拍板出兵啊?

    从地缘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看,各国在联盟里头的利益盘算那是相当巧妙。德国,欧洲的经济火车头,玩转“金钱外交”那可是得心应手。它愿意为了“印太地区的安稳”掏出好几亿欧元的钞票,但却一直不肯真正派兵过去。这样既能让国内的和平主义者满意,又能在美国那边捞到好处。德国心里清楚,往太平洋那边派兵,不仅得花大钱,还可能惹上麻烦不断的地缘政治问题。澳大利亚这边就更有意思了,它自称是“中等大国”,但国防报告里用的还是“反潜巡逻”这种不太激烈的军事说法。堪培拉的领导人们得在美国的期望和跟中国的贸易数据之间找平衡,最后他们选了P-8A反潜机,既能刷存在感,又不会靠得太近,这简直就是中等国家在联盟里头的生存秘籍。

    如今这局势不太明朗,美国的盟友圈子也有了新变化。波兰在波罗的海那边军事上挺积极,但要把“豹2”坦克运到关岛,后勤上实在头疼,这热情也就降下来了。华沙的那些战略高手明白,随着美国战略往东边靠,他们自己的地理位置就没那么重要了。所以,他们想以“关岛守护者”的名头重新刷下存在感,其实心里头还是对国际权力变天感到不安和不乐意。再看看北欧那边,“单打独斗”的外交方式也成了国际舞台上的新鲜事儿。瑞典派军官去夏威夷参加联合军演,斯德哥尔摩说是“深度介入”,但华盛顿却只当它是个“意思意思”。这种大家心里都明白但不说破的做法,其实就是巧妙地把同盟责任给重新解释了,既保持了道义上的好看,又躲开了实际的风险。

    美国盟友圈现在正面临巨大的考验。五角大楼的打仗计划,从以前的“必胜”变成了现在的“能接受点损失”,它的盟友们也跟着学,都想着怎么“少冒险”。这种大家都不想冒险的风气,让以前的军事联盟开始变得像国际上的“避险投资”了。美国得好好想想,它以前的那个想法对不对:盟友靠得住,战场上就能打胜仗?看起来,美国的盟友队伍表面上挺强大,但实际上问题不少,以后怎么走真不好说,这事儿还会对全球的地缘政治产生很大的影响。